外周血干细胞如何采集(外周血干细胞采集,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片)
- 作者: 胡念一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12-11
1、外周血干细胞如何采集
外周血干细胞采集
外周血干细胞 (PBSC) 是从外周血中收集的造血干细胞。PBSC 采集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,用于治疗各种疾病,包括白血病、淋巴瘤和镰状细胞病。
采集方法PBSC 采集涉及以下步骤:
1. 动员:
使用化疗药物或生长因子刺激骨髓中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。
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接受动员药物。
动员过程通常需要 47 天。
2. 采集:
动员完成后,将患者连接到白细胞分离机。
机器通过静脉抽血,分离出外周血中的干细胞。
干细胞悬浮在收集袋中,同时其他血液成分被输回患者体内。
采集过程通常持续几个小时。
3. 加工:
采集的干细胞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加工。
它们经过清洗以去除任何污染物,并浓缩以增加干细胞的浓度。
4. 冷冻保存:
加工后的干细胞保存在液氮中以供将来使用。
采集频率PBSC 采集可以重复进行。根据移植的需要,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采集。
可能的并发症
PBSC 采集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包括:
骨痛疲劳
发烧
恶心
呕吐
感染
血小板减少症
2、外周血干细胞采集,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片
.jpg)
3、外周血干细胞采集量的计算
外周血干细胞采集量的计算
外周血干细胞 (PBSC) 采集量是确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。计算采集量涉及以下步骤:
1. 确定患者的目标剂量
理想目标剂量因患者年龄、体重和其他因素而异。
一般为 28 x 10^6 个核细胞/kg 受者体重。
2. 计算采集血液量
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所需的采集血液量:
采集血液量(mL)= 目标剂量 (x 10^6 个核细胞/kg) x 受者体重 (kg) / 核细胞浓度 (x 10^6 个核细胞/mL)
核细胞浓度因患者和采集方法而异,通常在 0.52 x 10^6 个核细胞/mL 之间。
3. 计算采集时间
一次性采集的血液量取决于血细胞分离机的容量。
采集时间可以根据以下公式估算:
采集时间(小时)= 采集血液量(mL)/ 血细胞分离机流量(mL/小时)
示例计算
给定:
受者体重:70 kg
目标剂量:4 x 10^6 个核细胞/kg
核细胞浓度:1 x 10^6 个核细胞/mL
血细胞分离机流量:200 mL/小时
计算:1. 目标剂量:
目标剂量 = 4 x 10^6 个核细胞/kg x 70 kg = 2.8 x 10^8 个核细胞
2. 采集血液量:
采集血液量 = 2.8 x 10^8 个核细胞 / (1 x 10^6 个核细胞/mL) = 2,800 mL
3. 采集时间:
采集时间 = 2,800 mL / 200 mL/小时 = 14 小时
因此,在核细胞浓度为 1 x 10^6 个核细胞/mL 的情况下,估计患者需要采集 2,800 mL 血液,历时约 14 小时才能达到目标剂量。
重要注意事项:
实际采集量和时间可能因患者个体差异、采集方法和分离机效率而异。
在开始采集之前,应与医生讨论准确的采集量和时间。
4、外周血干细胞如何采集视频
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视频
材料:采集仪器(离心机、血细胞分离器、细胞培养袋)
抗凝剂(枸橼酸钠)
肝素导管套件(包括静脉导管、动脉导管、连接管)
采血针注射器
无菌手套
个人防护装备(口罩、护目镜)
步骤:1. 患者准备
确认患者身份。
向患者解释采集过程。
获得患者同意。
2. 导管插入
戴上个人防护装备。
准备导管套件。
用碘酒消毒手臂和前臂。
在患者手臂内侧插入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。
用肝素冲洗导管。
3. 采集外周血
将导管连接到血细胞分离器。
启动离心机,并根据患者体重设置采集速率。
采集约 200300 毫升外周血。
4. 分离干细胞
将离心后的血样转移到细胞培养袋中。
离心细胞培养袋,将富含干细胞的层分离出来。
使用采血针小心吸取富含干细胞的层。
5. 注射抗凝剂
将枸橼酸钠注射到采集的干细胞中,以防止凝血。
6. 保存干细胞
将干细胞转移到一个新的培养袋中。
在 4°C 储存干细胞,用于移植或进一步处理。
提示:采集过程通常需要 46 小时。
患者可能出现轻微不适,例如手臂疼痛或恶心。
采集后,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劳,应鼓励休息。
整个过程应由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。